小魏敏的童年與成長
魏海敏,本名魏敏,出生在北台灣的鶯歌鎮,是三姊妹的老么。二歲時,父母離異,父親帶三個孩子生活。那時父親一直找不到好的固定工作,只能四處打零工,無法照料年幼的魏敏,只好將她送進彰化育幼院。育幼院的院童太多,很難被好好照料,幾個月後,父親與姊姊捨不得她孤伶伶地待在那樣的環境中,就把魏敏接回家。
魏敏的兩位姊姊與她相差六歲及八歲,在父親外出工作時,照顧魏敏及家事的任務,就由姊姊擔負著。家人說年幼的魏敏性格穩定,姊姊去上學時,她一個人在家也不會緊張害怕。姊姊出門時,她就是「小跟班」。魏敏回想沒有母親在身旁的童年記憶,兩個姊姊就是「媽媽」,在她們的陪伴下,她很少有寂寞與痛苦的感覺,也不覺得「生命裡沒有媽媽」有什麼不好。
o歲
記憶中的父親
「我的父親很會做菜,幽默,有時又像孩子一樣頑皮。」
從她四五歲開始,父親就離家工作,回家次數很少。父親回家的日子,就是打牙祭的日子。那段時間最快樂的事情,就是一家人一起下廚,「父親揉麵、擀餃皮,姊姊包餃子,她擺著餃子」的景象是她腦海中對「家庭」的最深刻畫面。
擁有日本陸軍大學畢業的學歷的魏父,具日語能力,因誤會提早離開軍中,沒拿多少退休金。從軍中退下之後,沒遇到好的工作機會,加上離婚後帶著三個孩子過日子。魏海敏回想起父親當時的處境,壓力一定很大,心情鬱悶可想而知。
相較於對姊姊的嚴格,父親對她最為疼惜,捨不得打罵,是父親的開心果,父親也喜歡開玩笑逗弄她。當時流行日本歌曲,父親會逗趣的模仿歌星轉音,父女倆一起開心大笑。在魏敏更小的時候,有一次她與鄰居小孩搶一只紙袋,父親佯裝大怒,拽著她的手往廚房去,嚷著要剁下她的手指,嚇得她臉色發白。她述說著與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,彷彿回到被寵溺的小女兒,滿是溫暖幸福。
魏海敏十五歲時,父親就過世。每當憶起父親,心中總是暖暖的,因為父親讓她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、是被愛的;也因為父親的帶領,讓她與戲結緣,造就今日的魏海敏。她常想著,如果父親還活著,在每次抉擇的時刻,他會給出什麼樣的建議呢?
7歲
小小姐的生活
小學三年級那年,魏敏父親找到駐廠主管的工作,舉家搬到嘉義文化新村,生活終於比較穩定。眷村有如一個大家庭,公共設施及玩伴也多熱愛冒險的魏敏,靠自己摸索去「玩」,不怕跌、不怕痛,在「蠻幹」中學會溜冰、打籃球、游泳、跳水。
父親住在公司宿舍,早已習慣父親不在身邊的三姊妹,比起別人家的孩子,反而更自由。姊姊們上了高中開始參加舞會、聯誼,自己看洋裁書買料子做衣服,為了方便帶著魏敏,也幫她打扮起來,如同「小小姐」一般,穿著時髦的衣服,去時髦的地方。跟隨著姊姊成長的腳步,提前知道大女孩在青春期的困擾及各種娛樂的花樣,讓她比其他女孩子更加早熟,在後來面對小海光的住校生活,不那麼慌張失措。
鶯歌教會(前排左1)
好耶!從此不必再應付考試了
1969年(民國58年),父親看到小海光劇校創立招生廣告,詢問她:「妳想不想讀劇校呀?」
討厭考試,討厭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,只要唱唱跳跳演戲就好,魏敏盤算著能脫離這些生活就答應了父親。考試當天,全家出動到左營。考唱歌、對答反應,評核應考人的走路姿態、身材比例及個人特色。考試後,一位主考官跑來說:「妳不錯!」。回家之後接到錄取通知,雀躍地以為即將過過「舒服日子」,如「同樂會」般的生活。日後才知道「根本不是那回事」,等待著她,將是更忙碌、競爭的生活。那一年,告別嘉義短暫的開心時光,前往左營,開啟「魏海敏」的京劇人生。
【後記】
在二十年前出版的「水袖與胭脂‧魏海敏的舞台生涯」自傳書中,關於年幼時家境清貧、母親離家……等經歷,魏海敏輕描淡寫,沒有悲苦怨懟。訪談中請她從中去連結哪些事件造就現在的成功,她笑著說:「沒那麼偉大,那些只是『經驗』。小時候的事情回想起來,現在僅記得片段,當時的喜怒哀樂已經模糊,如果有感受也可能是事後回憶起的附加。」她寧願平鋪直敘與讀者分享,為所有的經歷保留應有的純粹,不妄加語彙。
「2007年是一個分水嶺,之前的人生每天忙碌,但內在空虛,好像什麼事都糊在一起;2007年後,開始可以清晰的感覺自己的每一步。」十年前,她開始接觸探究心靈,透過閱讀心靈書籍及遇見幾位心靈老師,在回顧生命的每件經歷,小時候的那些創傷,隨著時間而被療癒了。
2018-03
【參考資料】
- 魏海敏 (1996)。水袖與胭脂 魏海敏的舞台生涯 (初版)。出版﹕商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