策展人—張忘
- 1989年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,從事藝術創作已達25年,從美術、藝術裝置到表演藝術,均可見其創作的軌跡,並於2014首度舉辦個人畫展「行.旅途」,甫開幕即受各界好評。
- 台灣藝術節策展先驅 : 1.台北藝術節 2.匯川藝術節 3.吵藝術節 4.十三行太陽祭藝術節
- 台灣閒置空間的濫觴:原台北酒廠,創建為華山藝文特區成為台灣文創基地。
- 台灣跨界創作的先行者 : 1996開始以跨領域創作為主在台灣發品十一號作品,並受邀展演於台北藝術節、漢字文化節…等,並長期獲得文化部,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。
- 開啟台灣街頭藝術的新頁,利用擔任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時推動街頭藝術立法,並成立「神遊記」讓表演人才跨足街頭藝術表演。
【張忘美學 橫跨美術、裝置及公共藝術】
- 1997年起便開始進行美術裝置的創作,透過裝置作品與環境劇場、自然生態、古老建築等結合,讓美術裝置能以更多元的方式呈現不同面向。
- 2003年起開始從事公共藝術的創作,從文創園區、博物館、商業大樓至校園,均與自然萬物等元素結合,透過日夜不同的光影效果,營造奇幻而美麗的視覺效果。
- 2014年首度舉辦個展「行.旅途」,主題為東方寫意與現代抽象的邂逅,是為台灣新水墨系列展。
策展理念
台灣當代戲曲領域中,少有像魏海敏兼備傳統與創新的能量,並且在海峽兩岸已是發光發熱的傳統藝術明星。但我們所認識的魏海敏似乎都在舞台上,總覺得她是宜古宜今的非凡演員,透過這次在傳統藝術中心正式開幕,以她為主題所策劃的「魏海敏 她與她們」特展,所呈現在世人眼中的魏海敏,不僅看見她在戲曲角色表現上的多重情感,以及情緒上的表演藝術,更能真正看見她「人生如戲·戲如人生」的謎樣百變。
本次共規劃了『入口意象區』、『大事紀區』、『多媒體互動區』、『設計攝影展區』、『魏海敏起居裝置區』、『後台人生區』及『紀錄片區』共七區,其中『入口意象區』將劉光智的攝影創作作品,以魏海敏為主題的角色裝扮,融入傳統及現代的造型,打造別具魏海敏色彩之入口主意象。
多媒體互動區
邀請數位藝術家—邱垂龍以魏海敏歷年來的演出歷程為基礎,共同「再次創作⾓⾊」為⽬標,製作經典⾓⾊。視覺會以⾼格速度慢動作拍攝動態⼈物肖像為主,聲⾳則考慮節錄該名⾓⾊的演出實況錄⾳。
設計攝影展區
將與攝影師—范毅舜合作,透過魏海敏十個傳統及創新的角色,展現京劇女性的多種面向。
魏海敏起居裝置區
將魏海敏的過去、現在及未來,透過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。
紀錄片區
與葉蔭龍導演合作,以動態影像的方式,將魏海敏的藝術成長過程、京劇人生一一呈現。
這七個展區就像拉開一幕幕的人生布幕,為觀眾揭開她一層又一層的面紗,彷彿可以進入她的內心世界,窺見她在不同時期的時空中,如何與自己的生命對話?如何持續堅持戲曲藝術?如何在轉變階段的傳統表演藝術中,走出一條屬於她自己風格的21世紀新古典美學!
戲曲是當代認識古代的橋樑,傳統戲曲是不易完整保存的時間表演藝術,透過展覽的形式,創造一個與普羅大眾對話的空間,縮短現代與過去藝術文化的距離。並以淺顯易懂的視覺傳達方式,讓京劇的美學有系統地被不同領域的藝文愛好者看見。這次有機會為臺灣戲曲中心策展,正巧可以將我跨足表演與視覺藝術領域的經驗與所長整合呈現。